西游记成书过程及特点 新西游记吧

作者:斛海凡 时间:2025-04-26 16:10 阅读数:11883

《西游记》成书过程(简洁版)   《西游记》是一部群众创作和文人创作相结合的作品。它的成书,酝酿了七百多年。无数民间艺人和无名作者付出了巨大的劳动,为吴承恩的《西游记》提供了深厚的创作基础。   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玄奘不顾禁令,偷越国境,费时十七载,经历百馀国,前往天竺取回佛经六百五十七部,震动中外。归国后,玄奘奉诏口述所见,由门徒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介绍西域诸国的历史人情、宗教信仰、地理资源,打开了人们的眼界。以后门徒慧立、彦琮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为了神化玄奘,在描绘他突破艰险,一意西行的同时,还穿插了一些神话传说,启发了后来作者创作出更多的有关取经的神话。   南宋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开始把各种神话与取经故事串联起来。书中出现了猴行者的形象。这是取经故事的中心人物由玄奘逐渐变为猴王的开端。《取经诗话》虽然粗糙简单,但已比较清楚地显示了取经故事的轮廓。   取经故事在元代已经定型。至迟在元末明初曾有过一部类似平话的《西游记》。可见这时百回本《西游记》的重要情节早已定型,为吴承恩后来的创作提供了主要的素材,打下了相当的基础。   同时类似的戏曲创作也产生了。已失传的有金院本《唐三藏》和元代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现存元末明初人杨讷所著《西游记》杂剧,不少情节是后来《西游记》小说的一个重要内容。   取经故事的最后完成者是吴承恩(1510?-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山阳(江苏淮安)人,他是在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了这部令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伟大文学巨著。

点赞支持 (1933)

须知

智慧百科所有的摄影作品、视频教程、文章内容及教程截图均属于本站原创,版权为本站所有。
智慧百科旨在督促自己学习总结经验,分享知识,提供的软件、插件等相关资源仅供学习交流之用。
智慧百科分享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旨在分享交流学习,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智慧百科提供的资源仅供日常使用和研究,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如发现本站软件素材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上版权证明联系站长删除,谢谢!
根据二oo二年一月一日《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规定:为了学习和研究软件内含的设计思想和原理,通过安装、显示、传输或者存储软件等方式使用软件的,可不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无需向其支付报酬!鉴此,也望大家转载请注明来源! 下载本站资源或软件试用后请24小时内删除,因下载本站资源或软件造成的损失,由使用者本人承担!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西游记成书过程及特点 新西游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