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猫日记读后感大纲 笑猫日记被禁的原因
一、笑猫日记读后感大纲
1、我相信大家看到这本书的题目肯定很奇怪,云朵上怎么会有学校呢?其实我也很奇怪,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书的海洋里探索吧!
2、 原来,小白的主人—蜜儿,在云朵上的学校当老师。有一天,笑猫发现球球老老鼠不见了,他怎么找都找不到,终于,笑猫在一座古钟里找到了球球老老鼠,球球老老鼠说:“我在古钟下方的玻璃门看见了一个水晶球,当我跳进去时就失去了知觉,当我恢复了知觉时,我看见了一个和小白女主人长得一样的一个人。”于是,他们去找小白,可是小白和女主人都不在,这时,球球老老鼠的一个子孙,把它们带到了云上的学校。
3、 在这里,孩子们可以自由自在的在草地学习,不像我们一样在教室里笔直的坐着。而且,学生们还可以在玩中学,学中玩,根本不像现在一样,枯燥,让人不想听。并且老师也不会像现在一样,只是一味的向孩子们灌输知识,而是给孩子们更多的欢乐,在欢声笑语中学习。
4、 如果,我能在云朵上的学校上学,那该多好呀!我也希望家长们不要光训斥孩子们,而要帮孩子们,比如孩子写不出作文,家长要帮孩子,教他怎么写,希望家长们可以改一下自己的脾气。
二、《笑猫日记》都获了那些奖
《笑猫日记》获得奖项,如下: 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中国出版政府图书奖、 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 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冰心儿童图书奖、 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 全国年度最佳少儿文学读物奖、 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等。
三、笑猫日记第26本是什么
1、笑猫日记第26本是《大黑的旅行》
2、本书简介:
3、《大黑的旅行》讲述了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一场震惊世界的大地震,让那个黑色的下午永远地定格在笑猫的记忆中,亲爱的虎皮猫,亲爱的孩子们,亲爱的爷爷奶奶、黑旋风、阿黄和阿黑,他们都不知去处。在惨白的阳光下,笑猫走过一片又一片废墟,踏上了艰难的寻找之路。
4、拓展资料
5、《笑猫日记》是作家杨红樱创作的儿童文学系列小说,于2006年5月首次开始出版,该系列小说主要讲述了笑猫与其家人、朋友的经历、冒险。小说以笑猫为故事的讲述者,用日记体的写作形式,创造了动物与孩子共同参与、幻想与现实相结合的多层次的文学世界。
四、笑猫日记的作者和国家
笑猫日记的作者是中国作家韩寒。
韩寒是中国当代作家、音乐人、导演和商人,也是中国最年轻的作家之一。
他以其幽默风趣的写作风格和对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而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韩寒的作品《笑猫日记》是一部以幽默、讽刺的方式描写现代都市生活的小说。
通过主人公笑猫的视角,韩寒展现了年轻人的迷茫、挣扎和成长,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一些问题和现象。
韩寒不仅是一位作家,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
他还涉足音乐、电影等领域,推出了多张音乐专辑和执导了几部电影。
他的作品不仅在中国国内广受欢迎,也在国际上获得了一定的知名度。
总之,笑猫日记的作者是中国作家韩寒,他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对社会现象的见解而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他的作品不仅描绘了年轻人的成长故事,也反映了社会的一些问题和现象。
五、笑猫日记的顺序
1、《笑猫日记》是杨红樱的全新系列作品,目前一共有20本(按顺序排列):《保姆狗的阴谋》、《塔顶上的猫》、《想变成人的猴子》、《能闻出孩子味儿的乌龟》、《幸福的鸭子》、《虎皮猫,你在哪里》、《蓝色的兔耳朵草》、《小猫出生在秘密山洞》、《樱桃沟的春天》、《那个黑色的下午》、《一头灵魂出窍的猪》、《球球老老鼠》、《绿狗山庄》、《小白的选择》、《孩子们的秘密乐园》、《永远的西瓜小丑》、《寻找黑骑士》、《会唱歌的猫》、《从外星球来的孩子》和《云朵上的学校》。
2、杨红樱,女,四川成都人。四川省作协副主席,1982年就职于成都某杂志社。18岁开始当小学老师,19岁开始童话创作。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10第五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首富。
须知
智慧百科所有的摄影作品、视频教程、文章内容及教程截图均属于本站原创,版权为本站所有。
智慧百科旨在督促自己学习总结经验,分享知识,提供的软件、插件等相关资源仅供学习交流之用。
智慧百科分享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旨在分享交流学习,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智慧百科提供的资源仅供日常使用和研究,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如发现本站软件素材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上版权证明联系站长删除,谢谢!
根据二oo二年一月一日《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规定:为了学习和研究软件内含的设计思想和原理,通过安装、显示、传输或者存储软件等方式使用软件的,可不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无需向其支付报酬!鉴此,也望大家转载请注明来源! 下载本站资源或软件试用后请24小时内删除,因下载本站资源或软件造成的损失,由使用者本人承担!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笑猫日记读后感大纲 笑猫日记被禁的原因